马云最新清华演讲:成功除了情商和智商,还要有这个商
笔记侠整合,参考文章来源:益创客(ID:yichuangke123)。深度好文:6568字 | 8分钟阅读
笔记之前,请先思考:
一个老板要成功,需要具备哪些能力?
道家的“无为”是什么意思?
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什么?
“学习”和“教育”具体指什么?
未来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?
备选标题:
1:马云最新清华演讲:未来三十年90%的企业都不得不数据化
2: 马云最新清华演讲:成功除了情商和智商,还要有这个商
3、马云:从企业成立第一天起就要想好关门的那一天
我心里觉得有一个工作我从来没忘记过,我是老师出身,在大学教了六年书,创业的时候我自己有一个东西从来没丢过,那就是当老师。我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当老师,比任何一个 CEO 都多的时间,经常在外面交流、讲课、聊天。
可能没有像我这么高调的一个人、到处分享,这是职业病。因为老师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分享自己,很多知识不是老师的,但是你必须要分享。我在大学的六年教书中,其中做了三年班主任,当班主任的经历,让我受益匪浅。
最重要的,我当老师学到了两样东西:
第一,老师永远希望学生超过自己,这个素质也是当 CEO 一定要有的素质。天下的老师都希望这个学生当老板,那个学生成为银行家,这个学生当了县长,当了书记,那个学生当了优秀的科学家,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这个学生被双规,那个学生破产,那个进了监狱,所以老师最佳的产品就是学生,学生越好,老师才会越好。
这是我当老师学到的第一样东西,这么多年来,伴随我整个生命。我真正出来创业是在 1995 年,那一年我离开大学,但当老师是我永远的一种职业病,我希望加入阿里巴巴的员工每个人都超越我,每个人都超越自己,这是骨子里的东西。
第二,老师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经验分享,不管别人要不要听,你要自己知道跟大家分享。即使我不懂,如果是专业的事情,我也是学会了之后再分享,老师也要不断学习。在中国企业家里,估计我应该排前十。创业以来,我没有再回大学认认真真坐下来听过一个月的课,但是我几乎跑遍了很多国家,参观了很多公司。
比尔盖茨、巴菲特,只要是全世界今天还活着的那些老大们,企业家、政治家,我能有机会,我都愿意见,因为都是学习,并非只有坐在校园里才是学习。我书确实看得不多,我承认,但我从来没说过读书无用。
一个人要成功,靠情商;一个人要不败,靠智商。成功是有时候你情商很高,搞定一个人,搞定一个机会,也许你就起来了。但是你要不败,一定是靠智商,智商就是你要不断学习。
智商低的人,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干的;情商低的人,是没有办法管理一批智商高的人。智商高的人有时候是很难管的,你如何用情商?这个情商不是用来跟人斗的。
一个老板要成功,绝大部分需要具备三个商:
第一个情商(EQ);
第二个智商(IQ);
第三个大爱之商。你如果没有对未来、对社会、对将来、对人之间有一种爱心的话,真正的人才不会跟着你的。这三个商合在一起,你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。
我自己觉得当老师比我的另外一个身份重要,老师的成功往往是从学生中学到很多东西。我过去觉得自己跟其他企业家的区别可能在于,我喜欢把人当书看,而不是把书当人看。有些书我看了第一页,前面几页,我就知道后面的故事,你是能够感觉到一个人的境界、一本书的境界。有些书我一天翻了就扔掉,有些书比如老子的道德经,儒家的论语,我可能看十年,我有空没空都要看,短短几十个字,我可能看三四个月,还翻来覆去地看,因为这中间是要慢慢体会的。
1、中国企业要在中国的文化找到根基
文化自信基于你对其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。
上个月我在美国纽约参加一个很有名机构的座谈,他们把所有的高管叫过来跟我对话,大家都提到一个问题:中美之间的冲突,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。
我听到他们都在批判我们中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,我说:“中国是以儒释道文化为基础的,请问大家都在批评中国,谁看过老子的道德经?或者,孔夫子是你们所有人都知道的,有没有人看过一篇论语?有没有人看过一篇我们的佛经?”
这些老外们说“没有”。
当时,我告诉他们,我看过五遍圣经。虽然我没在美国读过一天书,但是我大学那时候学英文,我把圣经当做英文教材看。我们的儒释道文化之强盛是老外没有体验到的,对别人的文化不了解,你就没有资格批评。
几乎每个国家企业,只要是企业,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。而文化的根源是跟宗教、信仰是有关的。
什么是中国企业?
中国企业当然可以学日本、韩国、欧美,但人家是有根基的,欧美这套体系是有基本的基督教文化。以色列企业有自己的文化,日本的企业也是有自己的文化,我从多年以前开始觉得如果阿里有一天希望成功的话,我们必须在中国的文化里找到自己的根基。
因此,我才会去听听道家讲的“无为而治”,“无为”是什么意思?大家明白没有?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。
我的理解“无为”,就是你明知道没有结果仍为之。人想透一点,不管你多牛,八十岁九十岁,来的地方不同,去的地方一样,全是火葬场,人都要死的,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?
企业也一样,从企业成立第一天起就要想好关门的那一天,但是仍然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。道家永远讲究和谐,与自然的和谐。
2、企业管理——管理人性
关于企业管理,很多人学 MBA。这么多年了,我觉得 MBA 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东西,我认为 MBA 的体系很好,但是不要以为 MBA 一定能做好生意。另外,MBA 讲的太多成功案例,我认为企业应该多学习失败,因为商场如战场。商场是没有演习的,冲出去,说我再来一遍行不行?不行,破产就是破产了。做生意的人都是聪明的人,那么多聪明的老板倒下了,你为什么没有倒下?
我走访过很多老兵,老兵很有意思,会告诉你要知道哪个位置有冷弹,哪个地方有地雷,你搞清楚,保存自己才能活下来。同样道理,我们也必须学习其它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,但是千万不要把 MBA 给神化了,MBA 把你的公司战略各个方面做清晰了,这是一个工具,但你不要以为有了工具你就能成功。
儒家思想在中国是最牛的,儒家思想讲社会管理治理体系,讲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,这中间能够学到很多牛的管理。真正的管理是什么?管理是管理人性,我们这几天开了战略会议,我对技术的感觉是很遥远的,别问我关于技术的问题。但是对人性的理解,对社会未来趋势的把握,这方面你是可以学习的。儒家思想很了不起,对社会治理的体系,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靠的是儒家思想传承,大家要认真体会它的很多含义。
佛家思想讲究人与心之间配合,你在佛家也能学到很多东西。你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没有佛家那种思想,也不行。如果你在竞争之中没有道家思想,也没有机会赢。如果公司长到一定程度,你不懂得儒家思想的组织体系建设,你没有机会能够持久。当然你要走向全球的时候,如果你不懂基督教的文化,你不懂得伊斯兰教的文化,你是没有办法走遍世界的。
我自己觉得做生意就是一个学习过程,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员工,你的企业不可能有创新。如果你不去了解你的竞争对手,你的企业永远不会成长。道家讲心中无敌,无敌于天下,不是真正的不尊重对手,而是真正尊重对手,才懂得我的对手在更高。你如果用这种状态,你的企业自然会做得不一样。
我想如果你在碰到竞争的时候,不妨思考:
第一,道家思想的竞争是很有意思的,太极的竞争思想是世界上第一的;西方也是竞争思想,基督教是黑和白之间;道家的思想是将黑和白之间交融,为什么?
如果企业家做生意,碰到竞争,火气就特别大,恨不得把竞争对手按到马桶里,这样是做不长的。因为对手到处都在,按死了这个,还出来一个,你就变成了一个职业杀手,你成不了大事。
我们在竞争过程中要思考的就是这种对手要尊重他,会战者不怒,真正会打仗的不会生气的。
为什么计算机会超过人类?
计算机没情趣,我有时候下围棋,一定找比我技术差的人下,就是找乐趣。如果被人家杀得痛苦,何必呢?所以会战的真正高手没有情趣,我生气是好不容易搞起来了,被他拦腰砍断,我会生气、会输。做企业也一样,你如果动不动发员工的脾气,甚至对竞争对手深恶痛绝,你的企业是做不大的。
谁都是你的对手,小有小的对手,中有中的对手,大有大的对手,国家有国家的对手,时代有时代的对手。在竞争过程中,如果你越来越痛苦,对手越来越高兴,这一定是你做错了;如果对手越来越痛苦,你越来越高兴,那就对了。竞争是要思考的,但你如果担心竞争就不要做生意,担心失败就不要做生意。谁能保证你一定不会失败?你要担心死就不要活着。
3、保持良好的心态
阿里这么多年下来,我们这帮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。不管别人怎么激怒我们,我们尽量做到不怒。不管市场多么混乱,在混乱的时候我们冷静,在外面特别冷静的时候,我们内部得搞混乱了。这是一种完全调整心态的策略。因此,我想我们在整个学习商业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文化,学习组织的方式,学习儒家组织好自己,适应社会,道家讲适应整个自然环境,佛家讲人怎么把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统一起来。
企业做大的时候,麻烦特别多,你怎么做都是错的,怎么办呢?看看经也蛮好。当然挺难看懂的,我学英文的,听老外讲佛经的时候,特别听得懂,听中国一些人讲,我反而听不懂,故弄玄虚的太多。我也去寺庙,我拜菩萨,到了道家我觉得那个也很好,孔夫子也不错,到了教堂我也是这样,他们是比我们聪明,从每个人身上你能够学到很多东西。
中国和西方之间,基督教文化非常了不起,圣经是世界上最牛逼的畅销书,佛经没有几个人看得懂,它不是畅销书,它要靠你自己悟,悟就不是很容易了。菩萨手一弄,有的人明白了,其他人完全不明白,想的完全不一样。悟也让我们悟到了精髓,悟也让我们东方文化很难全球传播。
这方面,真正悟到的高手还是相当的高,但绝大部分的人是能听得懂,每个故事都有对应。我希望我们在这里面,每个做企业的人你们面对的是巨大的市场,巨大的竞争,你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员工,你面对的是客户,你面对的是股东,你面对的是政府的监管,你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未来。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,没有强大的内心文化,知道自己要什么,放弃什么,每个人知道自己有什么,你到底要什么,你要放弃什么,就没法做好企业。
企业如人,企业要想明白,你们企业有什么?最重要的是你放弃什么?没想明白自己放弃什么的人是根本不明白自己坚持什么,企业也一样。企业经常是我能干这个,谁都能干这个,问题是你该干什么,不是你能干什么,而是该干什么。这些问题,这些思考都是从文化积累出来的。
1、必须对未来有所判断
MBA 是知识的积累,没有知识,你要想不失败,一定要靠知识,你要想成功,也许情商管用。但是对未来,大家知道我对经济学家意见挺大的。我尊重经济学,但是我不尊重今天的很多经济学家。我很多时候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很多经济学家讲的跟脱口秀一样。经济学是很多经济学家根据数据研究昨天的规律,以便未来的人决策做参考,但是:
第一,我们在中国的数据是最缺的;
第二,这帮经济学家是研究学问的人,研究学问的人讲的很多话其实是不太听得懂的。另外一个研究昨天的人和研究未来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视角,经济学家原则上是研究昨天的,春江水暖鸭先知;企业家是对未来的判断,我们必须对未来有所判断。
我希望企业家一定要对未来进行判断。我告诉大家的是,今天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,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。第一次技术革命,也就是工业革命出来以后,对社会的冲击超过了大家的想象,煤成为了主要的动能。人的体力,人的能力,原来人的力量比不了机器,机器出来的时候,人就基本放弃了,力气比不过机器。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,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。第二次技术革命,能源革命,石油成为了主要的能源,直接导致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。这次技术革命是脑袋的释放,是智慧的释放,是知识的释放,是大脑的解放。
每一次技术革命出来以后,人类往往根本没有准备。例如第一次技术革命来的时候,汽车出来的时候,第一个生气的是马车夫,必须把汽车给砸了,不砸了它,他们就没饭吃了,那时候马车夫是白领技术活,汽车突然来了,就没有马车夫了。马车夫到政府抗议,怪汽车破坏了他们的就业,最后欧洲曾经出过一个法律,汽车不允许上路。为什么?很多的就业会被取消。
我小时候,修皮鞋可是技术活,裁缝也是技术活,我爸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一双鞋,当然要修。结果来了一个流水线革命,这些活都没了。我告诉大家,未来三十年全世界今天看来很多技术活的东西都没了,人类从发明机器的时候,要明白机器会比你人的力气大。人类在发明火车、飞机的时候,人一定要知道我速度跑不过它。人类发明电脑这一天,人类要知道电脑一定比你聪明,否则你发明它干什么?
但是我告诉大家一个悲剧的事情,电脑会越来越聪明,电脑会让机器变成人。过去二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,未来二三十年我们把机器变成了人,机器会越来越聪明。机器打败人能够解决的问题,只是让你丧失了一点自信心而已,机器做人做不到的事情,要解决人解决不了的问题,这才是真正的牛。
二三十年以后,我们要记住,昨天的机器只是我们的工具,未来的机器将会成为人类的合作伙伴。我们必须对未来有判断,必须知道我这个行业会不会改变。
很多人讨厌互联网,摧毁了传统机器,是吗?这是缺乏远见,是落后思想,是马车夫思想,认为它摧毁了我。你怎么讨厌都没用,这是一场革命。而且告诉大家,这个车已经发动了,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要五十年,前面二十几年,一定是纯技术公司的折腾,未来三十年是技术在社会各方面的运用。
互联网到现在为止刚好二十年上下,无论 Facebook 也好,谷歌也好,腾讯也好,阿里也好,折腾来折腾去,关键的是未来三十年。如果这些公司不能参与到社会变革,不能参与帮助更多的企业和老百姓搬到网上,搬到未来的数据时代,这些企业都会死掉。不要赢了一场战役,但却丢失了一场战争。未来三十年90%的企业都不得不数据化,未来三十年数据将成为真正最强大的能源,这个变革绝大部分人没想好,包括大学教育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2、“学习”和“教育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
清华还是很有远见的,已经开始了互联网教育。未来的大学教育,如果你继续教知识,该教还得教,但是机器比你厉害不知道多少倍,机器不生气,没情趣,不怕饿,插上电,死干。
你看一遍,我们顶尖的围棋高手想到二十步,机器已经把两万步都算好了。所以你要拼知识,未来很难,未来的大学要多关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。但是中国今天多少大学有创造力和想象力?因为人和机器拼知识,就等于你要跟火车比谁快,跟飞机比谁能跑远。但是人和机器未来的角逐就是在智慧、使命、价值观上面。
学校的“学习”是什么概念?
“学习”和“教育”是两个不同的词,“教”教的是知识,“育”育的是文化。人与机器之间的差异,未来知识之间的差异不多,但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可大了去了。如果我们未来的孩子不在文化上多花时间,比如琴棋书画,文化是培养出来的,如果不努力就没有用。你最后越来越沮丧,连机器也搞不过它,必须为我们后代思考这个问题,我们要强化“育”的部分。
中国的教育差,中国的教师不差的,我们最差的中学学生放到美国都是好的学生,结果未来计算机背得更快,算得比你更快。“教”我们不差,但“育”很差,“育”越差,会让我们越来越原来远离世界,世界会变得非常冷酷。
“学”和“习”这两个概念,“学”是你在学习知识,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到公司里,我们真的还要花很多时间把他重新改过,因为他们没有“习”。
“习”是犯错误,“习”是一种想象力,“习”是一种文化,所以教育、学习是两个概念,“育”和“习”是对文化而言的,“教”和“学”是对知识结构来说的,从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的教育,未来三十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,是创新能力的竞争。MBA 也要思考这个问题,所有人类可以写清楚的事情,机器可以比你们做得更好。
3、未来拼的是创新能力
商业是一门科学,也是一门艺术。这两个之间如果不结合,麻烦就大了。这是我的一些看法,所以我希望大家思考未来的企业,一定不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和规模化,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数据时代的个性化、定制化。
未来的企业拼的一定是创新的能力,而创新的能力当中,知识很重要,但文化变得更重要。如果你觉得未来不行,是你的想象力不够,如果你认为未来就这个样子,也是因为你想象力不够。所以 MBA 该怎么样?企业该怎么样?你今天的选择奠定了未来三十年,未来的三十年很多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每个人想想自己的职业,每个人想想自己的未来,每个人想想自己的孩子,重新设计你的轨道,这不是危言耸听,这是一个挑战,这是一个机会,机会的关键在于你怎么改变自己。这会真正发生影响,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,后面二三十年会越来越快,会加速度,直到五十年以后,世界格局重新开始。
世界格局的变化使昨天强的人转瞬之间就会变得弱,当年大清王朝是很牛的,英国算什么?现在倒过来了,英国还没坐稳凳子呢?美国强大了。现在形势又变了,这是我对大家想强调的,而且不是危言耸听,正在发生,而且速度越来越快。
谢谢大家!
更多精选文章,点击以下图片☟
马云、郭广昌、史玉柱想和你聊一聊
不同年代巅峰企业间的惺惺相惜
后台回复“笔记侠”获得:
500位商业大咖的600篇演讲笔记
22篇读书笔记&干货版图书
笔记侠出品的电子笔记书
点击大咖名字,查看精彩笔记
李善友丨傅盛|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俞敏洪丨李丰|蔡文胜丨段永朝丨罗振宇|吴伯凡|宗毅|吴声|伊光旭丨李欣频|王东岳...
合作伙伴:混沌研习社|创业邦|领英中国|36氪|腾讯|京东|正和岛|中欧|微链...